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费尔南多市——联邦卫生部门近日披露,美国爆发一起由预包装即食食品引发的李斯特菌感染事件,已导致至少10人住院,涉事企业Fresh & Ready Foods LLC宣布自愿召回多款产品。此次事件暴露了食品供应链安全漏洞及监管响应延迟等问题,引发公众对即食食品安全的担忧。
感染范围与溯源调查
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通报,10名感染者分布于加利福尼亚州(7例)和内华达州(3例),均因严重症状入院治疗。调查显示,患者食用的污染产品由加州本地食品生产商Fresh & Ready Foods LLC制造,并通过零售商、医院、酒店、机场及航空公司等渠道,销往亚利桑那州、加州、内华达州和华盛顿州。
值得关注的是,FDA在通报中提到,6名患者在感染李斯特菌前已因其他疾病住院治疗,而涉事企业生产的食品曾在至少三家医疗机构供应。这一细节引发对医院食品安全的质疑,或加剧患者群体的健康风险。
疫情时间线与监管滞后
此次疫情的溯源过程暴露出监管响应不足。FDA称,最早于2023年12月开始调查病例,但直至2025年4月才在Fresh & Ready Foods的工厂样本中检测到与疫情毒株匹配的李斯特菌,从而锁定污染源。CDC数据显示,患者样本采集时间跨度长达9个月(2023年12月至2024年9月),表明疫情长期未被有效控制。
企业召回与产品风险
在FDA压力下,Fresh & Ready Foods于6月16日宣布召回保质期为2024年4月22日至5月19日的涉事产品,涵盖旗下三大品牌:Fresh & Ready Foods、City Point Market Fresh Food to Go和Fresh Take Crave Away。召回范围包括沙拉、三明治、预制餐盒等即食食品,主要面向便利店和机构客户。截至发稿,企业未回应媒体置评请求。
李斯特菌危害与公众警示
李斯特菌感染潜伏期可达两周,轻症表现为发热、肌肉疼痛、腹泻,重症则可能引发脑膜炎、败血症甚至死亡。CDC数据显示,美国每年约1600人感染李斯特菌,死亡率高达20%-30%,孕妇、新生儿及免疫力低下者尤为脆弱。此次疫情中,尚未报告死亡病例,但住院率已达100%,凸显风险。
行业连锁反应与监管争议
此次事件正值美国即食食品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美元之际,涉事企业供应渠道涵盖医疗机构和航空业,暴露出高风险场所的食品安全管控缺陷。FDA前官员指出,即食食品生产环节的交叉污染是李斯特菌爆发的主因,而企业自检体系失效与监管抽查频率不足共同导致了此次危机。
消费者应对建议
FDA敦促消费者立即检查家中食品,丢弃涉事品牌保质期在2024年4月22日至5月19日之间的产品,并用双氧水清洁可能接触的冰箱隔层。若出现疑似症状,需尽早就医并上报卫生部门。
此次疫情再次敲响食品安全警钟。随着调查深入,涉事企业可能面临集体诉讼与高额罚款,而FDA对即食食品行业的突击检查或将升级,以挽回公众信任。
好股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