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锚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粮油协同发展、农业长效增收的新路径。
政策引领,吹响复合种植“集结号”
长沟镇深刻认识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于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意义。为此,镇里迅速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深入研究上级政策,结合本地土壤、气候等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一方面,积极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向各村干部、种植大户详细解读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政策优势、技术要点和补贴标准,消除大家的顾虑,激发参与热情。另一方面,通过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复合种植的好处,让这一新型种植模式家喻户晓。同时,镇农业部门还编制了通俗易懂的技术手册,免费发放到农户手中,给复合种植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技术赋能,筑牢丰产增收“压舱石”
为了让大豆玉米在同一块土地上和谐共生、实现双丰收,长沟镇邀请了市、区农业专家组成技术指导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和服务。
专家们根据长沟镇的地理环境和种植习惯,精心确定了“4行玉米+6行大豆”的种植模式。在品种选择上,推荐了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抗病、耐密植的玉米品种和高蛋白、高产量的大豆品种。在播种环节,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农户合理控制种植密度、行距和株距,确保大豆和玉米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照、水分和养分。
“玉米和大豆就像一对好搭档,玉米边行优势强,大豆具有固氮作用,两者间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农业专家在培训现场耐心地讲解着。此外,镇农业部门还建立了技术跟踪服务机制,定期深入田间查看作物生长情况,及时为农户提供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确保复合种植的作物健康成长。
示范带动,打造典型引领“新样板”
为了让农户更直观地看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效果,长沟镇在全镇范围内打造了多个示范种植基地。这些基地就像一颗颗“种子”,在长沟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带动了周边农户的积极参与。
后刘村李召来是镇里的示范种植户之一。今年,他在自己的蜀湖家庭农场的290亩土地上采用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从播种到收获,镇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始终与他保持密切联系,为他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的示范田里,玉米棒大粒满,大豆饱满圆润,迎来了双丰收。
“以前只种玉米或者只种大豆,收入比较单一。现在采用这种复合种植模式,一亩地能同时收获玉米和大豆,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不少。”振东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凡周高兴地说。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引了周边许多农户前来参观学习,大家纷纷表示要跟着学、照着做。
效益凸显,奏响农业发展“奋进曲”
经过一季的努力,长沟镇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镇复合种植面积达到1045亩,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半季豆,增加了农民收入。
除了经济效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还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种植模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它还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的土地产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长沟镇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上的一次成功尝试。下一步,长沟镇将依托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土地资源,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让群众真正实现“一地双收”,助力粮食稳产增产,走出了一条粮食油料共生共荣、农业长效增收的新路径。
(通讯员张鲁刘开国张裕)
好股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